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被討厭的勇氣 | 阿德勒心理學教你構建沒有壓力的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 阿德勒心理學教你構建沒有壓力的人際關係

閱讀完2集的《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可以知道作者在憂鬱襲來時的想法、壓力的源頭,以及心理醫生所給予的許多引導。這兩本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什麼是憂鬱症,但也讓我對憂鬱症產生了更多好奇,到底怎樣才能使自己活得幸福?

因此,推薦大家在閱讀完《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後可以接著看看《被討厭的勇氣》,許多的疑問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也能透過阿德勒心理學,了解屬於大家的共同壓力「人際關係」是怎樣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又該如何進行?

延伸閱讀: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 輕度憂鬱症治療歷程,與作者一起認識自己!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2 | 輕度憂鬱症治療歷程,溫柔的與自己和解!

被討厭的勇氣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當他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

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哲學家說。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麼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博客來

被討厭的勇氣

 

其他推薦書籍:療癒書單 | 憂鬱症怎麼辦?6本好書教你擊退憂鬱,還心裡一個朗朗晴空!

 

阿爾佛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阿爾佛雷德.阿德勒於1870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名醫師及心理治療師,同時亦為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和佛洛伊德是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核心人物,後因佛洛伊德過分強調性本能而與他決裂。

阿德勒對社會動機與意識思考的強調更甚於性衝動本能與潛意識的歷程,於是自創「個體心理學」,為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位反對佛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亦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

阿爾佛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阿德勒心理學告訴你如何活得幸福!

本書分為五個章節,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五個夜晚的互動,讓大家能夠從對話中了解什麼是阿德勒心理學以及該如何運用,並透過思辨體現了內容。我在看書的過程中發現,這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想法普遍與大多數人相同,也因為年輕人所提出的種種疑惑與質疑,才使我更加了解阿德勒心理學。

以下將與大家共同探討書中所提出的理論以及我的感想。

第一夜、否定心理創傷

無論任何經驗,它本身並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的原因。我們不要因自身經驗所產生的衝擊(也就是心理創傷)而痛苦,而要藉由經驗中找出能夠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我們時常會將現在所遭遇的不幸,歸結於過去所受到的創傷,但對於阿德勒心理學來說,心理創傷是被完全否定的,因為阿德勒心理學是以「目的論」來進行思考,即現在的結果並非源於過去的原因,而是源於我們想要什麼?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目的論」,過去我也拘泥於探討過去未來的「因果論」,也就是你的現在是過去的一個因所造成,是不可更改的;而目的論則認為,你的現在都是為了你所要達到的目的而產生的,「現在」並非「過去」所造成,你會有感到痛苦或是不幸的過去,是因為對過去賦予了意義。

對於這個部分,書中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例子:有一口井,井中的水始終維持18度,但你在夏天喝時會感到涼爽,在冬天喝時會看到溫暖,18度的井水是一個客觀事實,而在喝下後感到涼爽或是溫暖則是「現在」,是主觀感受,不論過去經歷了什麼,只有賦予了意義,才決定你的現在。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感到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抱怨自己的生活,然後去羨慕別人,卻不知他所羨慕的對象是不是也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滿,但幾乎所有人都會停留在抱怨的階段,一天又一天……

如同「生活」,多數人也會對自己的性格感到不滿意,但又覺得性格這種東西是獨特且不可改變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家庭、國家、還有身處的時代這些都是自己所無法決定的,而人的性格雖然受到這些無法決定的因素影響,但卻可以改變。

性格之所以會讓人感到無法改變,是因為改變自己的性格、態度甚至是價值觀對個人而言是未知,且令人感到不安的。因此我們抱持著性格及價值觀等等無法改變的想法,其「目的」是什麼?我想僅僅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停留在不改變的相對安全感中吧。

所以,對現在的自己感到不滿意時,就下定決心改變吧!

否定心理創傷

第二夜、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要除去所有煩惱,唯有獨自一人存活在宇宙中。

在閱讀《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這本書時,患有輕度憂鬱症的作者,對許多事都抱有悲觀的想法、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自己也沒信心,甚至對自己的長相與身材都感到不滿意。

我曾經認為,作者這樣的狀態,是源於小時候所遭受到的霸凌,導致她對自己感到不自信且非常在意他人的目光及評價。

然而,對阿德勒心理學來說,這樣的狀態是為了達成「不要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的目的,因為保有這樣的狀態,就給了藉口讓自己遠離人群(這樣的自己一定不招人喜歡,我還是不要過去好了),而沒有了交際也就沒有了傷害。

同樣平坦的地面上,有人在前方一步步邁進,後面也有人跨步向前,所謂「追求卓越」指的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出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種競賽。

人際關係為什麼會衍生出問題?書中以自卑感作為說明,所謂自卑感即是對自我價值的定義,即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個完美的標準,當自己差於標準時就會感到自卑,這樣子的自卑屬於個人主觀的解釋,只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原本的不足同樣也可以被認定為優勢,端看自己朝哪個方向去思考。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的作者在職場上總是會因為別人的表現,衍生出自己不夠好的想法,使得她在競爭中被壓得喘不過氣,變得愈發的憂鬱,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有勇氣的人會透過努力,彌補與理想中的自己的差距,讓自己不斷變得更好,此時自卑感將成為自己成長的燃料;而沒有勇氣的人則會將自卑感作為藉口,陷入「自卑情結」之中。同樣,唯有與自己競爭,才能不斷的良性進步。

若僅僅只是不斷地與他人競爭,也許能夠成長,但會無比痛苦與孤獨,因為四周皆是「敵人」。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第三夜、割捨別人的課題

讀書是孩子的課題。所以當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讀書」時,就像帶著滿腳泥巴踩進別人家裡,干涉了別人的課題。這麼一來,就很難避免衝突了吧。因此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看到這一段讓我想到了「刺蝟效應」,越是想要相互靠近取暖的兩隻刺蝟,越會傷害到對方,只有保持一定距離,才能在取暖的同時不傷害到對方,這種情形最常見於父母與小孩,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童年。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如同刺蝟,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當別人肆意插足並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那麼衝突就一定會發生;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都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同,但這畢竟是我們的人生,越是在意他人的認同,只會把人生活成別人的模樣。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想要減少人際關係上的衝突及困擾,就必須學會釐清自己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屬於我們的課題便是選擇一條最好的路,並在這條路上奮勇前行,而他人的閒言閒語則是旁人的課題,並不屬於我們,所以不要為了這些傷神。

我們可以從尋求認同中獲得滿足及快樂,但這種快樂持續的時間相當的短,還會使人上癮,慢慢的我們會刻意的去尋求身邊所有人的認同,最終導致自己的人生被他人的目光牢牢的束縛住,直到窒息。

要在人際關係中獲得自由不被束縛,就必須將自己從尋求認同這個行為中解放,如此一來就會如同書裡所說的,有人討厭你,那正是你行使自由的證據,在顧慮別人的想法之前,先讓自己好好的。

割捨別人的課題

第四夜、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第四夜講述的是將對自我的執著變為對他人的關心,把自己視為整個社會(小至家庭大至宇宙)的一份子,對自我的執著只會逐漸束縛我們的思想與行動;對他人的關心卻能幫助自己確認在社會當中的價值,並且幫助他人獲得一樣的自由。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一切的「縱向關係」,提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應該是「橫向關係」。

在這個章節中,令我眼前為之一亮的部分在於建立「橫向關係」。

相信很多人和我及書中的年輕人一樣,看完第三夜的內容後,明白要怎麼做才能解放自己,但是將自我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分離,會讓人有種自掃門前雪的感受。書裡說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對於阿德勒心理學來說,課題分離僅屬於第一步,只有做到將課題分離後,才能嘗試不以自我為中心思考,並且透過與他人建立橫向關係,最後建立社會意識。

在橫向關係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此不會去介入他人或是被他人介入,不必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而拚搏、也不必在意別人評價的目光、不必為了那無休止的競爭而提心吊膽,只需要專注地在這塊名為人生的畫布上,努力的塗上自己喜歡的色彩。

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

我們獲得價值的方式有很多,認同的目光就是其中一種,但這種價值卻是在縱向關係之中,會對自己造成額外的壓力,若太過在意,將會被這些目光困得死死的,而能讓自己毫無壓力的察覺到自身價值的方法,就在橫向關係之中。

然而,建立橫向關係十分的不容易,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到的都是賞罰制度及對人進行評定,而賞罰制度與評價他人就是縱向關係的代表。在橫向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平等」,因此在橫向關係中,不會感受到束縛或是壓力。

面對橫向關係,我也是苦惱許久,因為去除掉評定他人這個行為後(讚美或批評),會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與他人相處,雖然書中說能夠以「鼓勵」代替評價,但真的將自己帶入各式各樣的狀況時,才發現要做到這一點可以說困難至極。

為什麼要「鼓勵」他人?因為通過鼓勵,能夠使被鼓勵的人產生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並非透過他人的認同來獲得評價。當建立了自己的價值後,就可以擁有直面一切的勇氣,不論是自我亦或是人際關係。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第五夜、認真活在「當下」

要把對自己的執著切換成對他人的關心,擁有社會意識。其中需要的是「接納自我」「信任他人」還有「貢獻他人」這三項。

在閱讀到這個章節時,又想起《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的作者,她也是從最一開始的自卑、厭惡自己的外表、害怕別人的目光,到最後成功地接納自己,不論是好的或壞的,我就是我。

真正的接納自己的一切,不論優點與缺點,才能繼續向更好的自己邁進。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強度所依靠的便是「信任」,所謂的信任便是「無條件地相信」,這邊就必須要帶入第三夜所提到的課題分離,信任別人是屬於自己的課題;而別人是同樣信任亦或是背叛則是屬於他們的課題,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的課題也就是信任就足夠了。

唯有信任,才能使彼此的關係變得更厚更深。

做到「接納自我」及「信任他人」後,便會發現周圍再也沒有敵人,只剩下夥伴,人際關係將不再帶來任何壓力。最後透過貢獻他人,便能夠意識到自己對於社會的價值,讓自己能夠更加安心的悠遊於社會這片海洋之中。

所謂的人生,就像一圈又一圈跳著舞,跳著的每一個瞬間,成為一連串的剎那。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沉溺於過去,不斷張望未來,讓自己所有的人生都映照在微弱的燈光下,還以為自己看見了些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在翻越著一座又一座的山峰,一輩子都盯著更高的地方,奮力攀登,但會感到快樂的就只有抵達「目的地」的那一瞬間,下一刻要嘛生命結束,要嘛開始攀登另一座山峰直至死亡。

我認為有一句話可以解釋這點:「人生就像旅行,過程遠比目的地更加珍貴。」,努力的把當下活得出彩,不刻意去追求太高太遠的目標,那每個剎那,都會是自由並且幸福的!

不要將人生變成故事,而是要用無數故事串連起整個人生!

認真活在「當下」

結語

有別於其他的心理學理論,本書中所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學並未對人的行為做深入的解讀及探討,反而更加著重於追求幸福感的方法,看到其中對於如何追求自由的人際關係的部分有如暮鼓晨鐘,原來複雜的一直是我們而不是世界。

人類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所以大多數人所困擾的其實都差不多,只是有的深一些有的淺一些,書中不會告訴我們如何抹去這些困擾,而是讓我們學習,接納完整的自我,你無法改變世界、無法改變他人也無法改變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

當你改變了,宇宙也將隨著你一起改變。

購書任意門:《被討厭的勇氣》

This Post Has 19 Comments

  1. 歐彥廷

    看文的文章非常有感觸,也了解了很多心理學的理論,讓我對於生活有了不同的觀點!

  2. Karina

    很詳細的閲後報告,讓我也想起很多與他人相處時的溝通,真的很多地方可以再做得更好…

  3. Pei-ni

    最近剛好在思考要不要買這本書,真的很有名!看完分享後決定下單了XD
    尤其是「你只是缺少變得幸福的勇氣」這句話深得我心
    但是也讓我好奇,身為父母應該很難不干涉孩子們的學習吧?這感覺又是另一個課題了!

    1. yu

      以鼓勵來帶動小孩的積極性,並且建立與小孩的良性溝通,同樣採取橫向關係的相處模式,雖然我沒有小孩,但光想就覺得非常困難,期待第二集對於這部分的介紹!

  4. eason

    活在當下,過去的事就別想了
    未來會更好的 !

  5. Jamie

    我有這本書!但一直沒有時間看它,看完版主的文章覺得真的該好好來研讀這本書了,每個人都必須學會被討厭的勇氣。

  6. 可愛小兔

    之前蔡依林也有推薦這本書過~
    找時間也想來看!!

    1. yu

      超級多人推薦這本的,我也是因為一直看到有人推薦才想說來看看。

  7. 璐璐斑比

    這本書真的非常值得看。
    我剛到新加坡實習的時候,有幾個月我非常討厭接觸人群,我其實很活潑愛交朋友的,但就那幾個月,我真的厭惡跟任何人交談,或許是因為實習性質讓我變成這樣。
    接著我接觸了這本書,對於那些情緒,我釋懷了。
    我也很感謝這本書和作者。
    我認為站長把本書詮釋的很好😊。

    1. yu

      這本書真的會讓人豁然開朗!!指出了一條通往自由的路。

  8. Jeff

    我有這本書!而且看完它了,做自己真的很重要!!

  9. 昱傑

    最近一直聽到朋友在講這本書,原來他講的東西這麼深入

  10. 小葉

    人際關係真的事煩惱來源

  11. obasan

    作者的出發點,真的很好,在科技發達的現代,仍然有很多人怕”被討厭”所以被他人的想法給綁住了;雖然做為人不能事事我行我素,但太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看法,真的會很痛苦。

    1. yu

      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看法,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與其這樣不如先把自己做好,先讓自己滿意後再說其他。

  12. Richmaple

    雖然我沒看過這本書,可是聽到好多人推薦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