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祈念之樹 | 東野圭吾的溫馨之作,以樟樹串聯不同感動

祈念之樹 | 東野圭吾的溫馨之作,以樟樹串聯不同感動

這是一本值得被閱讀的好書,以一棵樟樹為原點,串聯了許多身懷故事的人,這些故事有的充滿迷茫、有的飽含遺憾、有的無比哀傷還有的滿是悔恨,但他們卻都一樣的溫暖,這些平凡無奇的故事,可能就正在你我的身邊發生,我們從未注意到它。

作者用十分平實的文字來傳遞這些故事,你不會從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溫度,但會在看完每一個角色的故事後發現,心有種被輕輕揪住的感覺,有些我們曾經擁有,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漸漸被忽略或遺忘的東西,被慢慢的填充回心裡。

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為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生於1958年,年輕時為一名電機工程師,其理工背景亦展現在作品細膩精準的風格中。1985年以《放學後》摘得江戶川亂步獎,從此在推理小說界大放異彩;2006年又以《嫌疑犯X得現身》獲得第134屆直木賞與本格推理大獎;2012年以《解憂雜貨店》榮膺中央公論文藝獎;2013年以《夢幻花》一書勇奪柴田鍊三郎文學獎;2014年以《當祈禱落幕時》獲得吉川英治文學獎。曾擔任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

東野圭吾

祈念之樹

有沒有什麼思念,害怕說出來?

有沒有什麼秘密,想要坦白卻無法開口?

有沒有什麼歉意懊悔,已經來不及表達?

故事中,有一棵具有神奇力量的樹,只要向它祈念,就可以實現心願。

如果這棵樹此刻在我眼前,我要為台灣祈念,祈念台灣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幸福。

──東野圭吾

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遺憾,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彌補,任誰都不會想錯過吧?

青年直井玲斗因與前東家的糾紛而被捕,毫無背景也沒有後盾可依靠的玲斗,本以為逃不過入獄的命運,沒想到,一名律師帶著神秘委託前來。為了重獲自由,玲斗同意律師轉逹的條件——獲釋後願意遵從委託人的命令。

很快地,玲斗的案件順利解決,等著他的神秘委託人,竟是玲斗過世母親的異母姊姊千舟!千舟要求玲斗實現約定,遵從她的命令——成為神社管理者,守護巨大的神木。

玲斗本以為這份工作平淡無奇,沒想到神木樟樹的傳說似乎深植人心,許多心懷秘密的人們來向樟樹「祈念」,亦有人千方百計想要「知道那些秘密」。玲斗也因此開始發掘自己家族的過去,以及樟樹祈念的真相……

博客來

祈念之樹

東野圭吾所要傳達的

若要形容祈念之樹這本書,我會用「涓涓細流」這個成語,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想法及情感如一股暖流,緩緩地流過心間,他並不熱烈更不激情,但是就是讓你回味悠長,讓你不自覺地閉上眼睛,然後捧著書細細地去感受。

另外,東野圭吾作為推理大家,在本書中並無加入推理元素,透過劇情的推展,依序的將故事展開,因此喜歡推理的人可能會有些失望。

以下會分享我對於書中故事的想法及感受,其中會帶出些許書中內容,若不喜歡被暴雷但感興趣的朋友,就請跳過並趕緊買來閱讀吧!

微暴雷

不被出身所束縛

主角玲斗的母親在酒店上班,與一位有家室的男人生下他,但男人並未對此負責,而玲斗從未見過生父,母親也在他小學時因乳癌過世,使得玲斗從小與外婆相依為命。

這樣的出身,使得玲斗對於自己總是較為自卑,認為自己是不應該被生下來的人,因此對自己的命運總是隨波逐流,在最開始他也曾表明,在猶豫不決時,會透過擲硬幣來決定該如何做抉擇。

因為我沒有任何可以失去的東西,所以也就無所畏懼,珍惜每一個瞬間,如果前面有石頭滾過來,就趕快閃開;如果有小溪就跳過去,如果跳不過去,就跳進水裡游過去,有時候甚至可以隨波逐流。我打算這樣走未來的路,只要在死的時候有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就好。

阿姨千舟曾帶玲斗前往集團的感謝會,他的一番自我介紹也令人感受到他對未來的消極。在這段劇情中,有個部分很有意思,董事長將和問玲斗,當你前進的方向是一條死路是要怎麼辦,玲斗下意識的就要回答擲硬幣,但最後他說出了幫他處理偷竊案的律師對他說的話,「我會根據以往自己的經驗,再思考之後做出決定。」

玲斗的回答迎來將和的嘲諷,連未來都不知道在哪的浮萍,要如何積累過去的經驗?而對於這個問題將和的回答則是:「在徵求周圍人的意見後,會思考是否能在牆上打洞,並在正中央開出一條路。」

從這段劇情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必須有印著個人色彩濃烈的中心思想,將和對玲斗的嘲諷我想正是因為他看出了,這一定是不屬於玲斗的思想。若是沒有試圖去建立屬於自己的中心思想,那樣就會如同玲斗一樣,面臨決定時總是猶豫不定,終其一生都是無根的浮萍,因為他沒有任何的依靠,甚至連自己都無法成為自己的靠山。

而有關這點,在故事中也有一位角色與玲斗一樣,從迷茫到堅定而後自信,這個角色就是大場壯貴,但為了不爆雷,故事內容就不再多說。大場壯貴的故事我很喜歡,他成功的打破束縛,然後破繭成蝶,更是對他父親所給予他的父愛感到動容,這邊也是祈念之樹很重要的一個片段,那就是意志的傳承。

不被出身所束縛

喜歡的事變成非做不可的事

老實說,我現在已經不知道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還是在做非做不可的事了。我喜歡音樂,彈鋼琴也很快樂,但總覺得好像走錯了方向。

當興趣所帶來的壓力遠大於快樂時,那它還能叫做興趣嗎?喜久夫從小就熱愛鋼琴也表現出相當的天賦,因此年輕時夢想成為鋼琴家的媽媽將沒完成的夢想都寄託在他身上,請最好的老師並且參加許多的比賽,周遭的人包括自己都相信他在鋼琴上的天賦。

然而在進入音樂大學,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天才後,喜久夫才意識到自己雖然有點天賦,但還遠遠達不到天才的地步,總是有比他還要厲害的人,因此他放棄了所喜愛的鋼琴,並不斷的遭遇失敗(為了不爆雷,劇情點到為止,喜久夫這段故事相信可以打動很多的父母!)。

喜久夫的故事帶出了父母在教育上的兩難,究竟是要讓孩子順其自然的快樂成長,還是要給予更好的資源及更大的壓力?畢竟看到孩子在某些方面展露出天賦都不希望浪費這些天賦,因此往往給予孩子過大的壓力,導致孩子由喜愛轉變成厭惡,甚至會叛逆的故意糟蹋自己的天賦!

但興趣不就是這樣嗎?你喜愛它,在做的時候會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快樂到忘記時間,沉浸於興趣時還會因為心無旁騖的投入而能夠更加充分的學習,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自己給予自己壓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不斷的成長。

反之若是外人加諸太多期望及壓力,往往都會適得其反,因為期望而害怕讓人失望,做起來畏首畏尾,反而無法全身心的去投入;別人所給予的壓力是無休止的,當你做好一件事別人會希望你能做得更好,導致最後壓垮了自己。只有自己給予的壓力才有辦法作為成長的動力,因為我們是感受到快樂才投入時間,也因為熱愛才渴望攀登更高的山峰。

喜歡的事變成非做不可的事

父母的愛總是偉大而無私

東野圭吾在這本書中用兩段故事來詮釋父母對於孩子的愛,分別是佐治喜久夫以及大場壯貴,佐治喜久夫的故事彰顯了母愛的包容,她就像無邊無際的大海,不論小孩做了什麼,依然會用雙臂緊緊的抱住她的孩子;大場貴志則是父愛在威嚴之餘依然有著難以察覺的慈愛,堅信自己的孩子總有一天能夠理解並且繼承他的意志,成為一位不輸於父親的男子漢!

這兩段故事讓人感到十分的溫情,作者利用文字來承載人們最真摯純樸的感情,讓人透過閱讀緩緩的將這分感情擦亮,而被滾滾紅塵所遮掩的心再一次的回到最原本的純淨,為了保證大家的閱讀質量,這邊分享一些不涉及故事內容的片段,希望能夠讓大家了解這兩段故事中,父母對子女最深沉的愛與信心!

「你放心吧,不會給你添麻煩,我會負責解決這件事。我會監視他,不讓他喝酒,讓他重新好起來。」

壽明從貴子的這番話中感受到身為母親,無論孩子變成什麼樣,都始終愛著孩子的母愛,以及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兒子身上的懊悔。

我認為這代表你爸爸相信,即使無法把意念傳達給你,你仍然可以繼承他的意志 。

父母的愛總是偉大而無私

千舟與玲斗

在這本小說的最後,玲斗與千舟的對話亦同時解放了他們,讓原本雖有血緣,卻形同陌路的兩人,真正的建立起屬於家人之間的情感。

因為玲斗在接收了千舟阿姨於樟樹所寄存的意念,真正的了解阿姨所面臨的困境,以及一路以來真正的想法,因此替她在集團的高階主管會議中將她的心聲喊了出來,因為他知道若是不這麼做,阿姨一定會默的默承受,忍受著不甘心直至死亡。

「我想要把此刻的心情寄念,因為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我想透過樟樹傳達給妳。」

「謝謝,但是不需要借助樟樹的力量,我第一次知道,像這樣面對面就可以感受到某些東西。」

千舟與玲斗

結語

看完這本書我獲得了很多感動,每個角色的故事都不盡相同,所要傳達的東西也不太相同,其中我最喜歡玲斗的轉變,從一開始因為出身的關係而放棄了自己的未來,但跟隨著千舟學習如何成為稱職的守護人,慢慢的理解自己的使命,並且幫助他人驅散眼前的迷霧,甚至在最後幫助千舟說出理念並開導她。

玲斗其實就是代表著每個平凡的普通人,我們都曾在人生的旅途上感到迷茫,為了活著而活著,希望大家都能如同玲斗一樣,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購書任意門:《祈念之樹》

This Post Has 7 Comments

  1. Chenglin

    故事的內容很引人入勝,似乎每一段故事都有背後耐人尋味的配角和背景,書名看似簡單內容卻相當精彩,謝謝分享

    1. yu

      到了最後作者才揭示大家背後的故事,讓感動接二連三的不斷朝讀者湧來!

  2. Wendy

    內容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卻格外精彩呀~感謝分享

    1. yu

      作者用簡單的故事傳遞了深刻的感情!

    1. yu

      當代小說大家之一,他的作品都非常好看!

發佈留言